第1326章 知府的嘉奖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知府大人前脚收到通缉令,还准备给治府下的各县发通缉令,隔天就收到孙山的禀报。

    看了看孙山呈上的报告,再核对通缉令,这摆明“守株待兔”!

    惊讶地得把通判等一众官员召集过来开大会,最确定是通缉令上的通缉犯的概率高达99%。

    于是立即安排杨捕头把犯人领了回来,快马加鞭地给常德府写信。

    然后那边就就派人过来核查,确定是连环杀人犯了。

    杨捕头觉得事情实在太巧合了,巧合到如今还是浑浑噩噩,不敢相信。

    孙山了然地点了点头说道:“能把犯人捉捕归案,使得死者申冤得雪,哪里审案也一样。”

    杨捕头认同地说:“这地能如此快速结案,得要感谢孙大人你。”

    孙山连忙摆手,谦虚地说:“这些都是本官应该做的,无须感谢。”

    杨捕头笑着问:“孙大人,知府大人想问当天为何派那么多人巡逻。”

    孙山不仅让衙役去巡逻,梁巡检的兵力也协同,甚至孙家的护卫一起出动,这种巡逻人数,简直前所未有。

    别说一个小小的沅陆县,在辰州府也未必花这样的人力物力去搞一个元宵节。

    孙山也不想动用这样的人力物力。

    当天巡逻员有工钱的,白花花加班费就这样给他们,孙山心疼啊。

    这不,使得现在不少衙役都盼着加班,赚更多的钱。

    孙山想是这样想,却义正言辞地说:“杨捕头,凡是像元宵,春节,中秋这样人多热闹的节日,必然是贼人犯罪的高发期。这时候得要加强巡逻,震慑贼人犯罪。好好地过节日,可不能成为百姓的伤心日。”

    杨捕头拱了拱手,郑重地说:‘孙大人说的是。这些人多的节日,贼人更容易犯事,官府更应该派多些人来巡逻,维持秩序。就算遇到问题,也能及时解决。’

    随后又说道:“知府大人也非常认同孙大人的做法,已经发了公文,让各地的知县大人好好像孙大人学习,等到了节日,必须加强人手巡逻,减少贼人犯事。”

    说完后,给孙山一份公文,正是刘知府最新的指示。
    第(2/3)页